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暖心志愿服务
暖心鲍店

【和美鲍店人】王宁:驰骋在追求卓越的大道上

作者: 张继 陈涛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9日   来源: 兖州煤业鲍店煤矿

王宁

鲍店矿双创基地“互联网+”创新工作室成员王宁,为人谦逊、处事低调,对谁都是一副憨厚的笑脸。他做事认真、踏实肯干,将PPT做成了“王宁品牌”。他精益求精、持续改进,先后制作完成3D警示教育动画短片50余部,设计制作的大型装备检修可视化应用等创新项目荣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王宁

敏于好学 练就过硬本领

技校毕业的王宁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刚毕业时他就选择了一家平面设计公司进行锻炼,还自费购买了大量书籍刻苦钻研。

2016年10月,王宁进入矿双创基地互联网+工作室后,发现自己之前积累的知识太片面,这激发了他更大的学习动力。从那一刻起,他决定要向团队深度学习。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把每天的学习内容逐条列在办公桌前的小黑板上面。从此,王宁身边总有“两件宝”,一本翻烂的英语字典、一本笔记本。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他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凭着这股韧劲,顺利考取了山东大学本科学历。他这种爱学习的习惯还带动了妻子和孩子的学习热情,他特意买了三张书桌、三盏台灯,平时用到的工具书摆满了卧室的整面墙。

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他先后大胆设计制作了矿暖心网站、双创网站、技术比武计时器等项目,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

王宁

善于创新 取得优秀成效

201611月,集团公司工会打算建设工会管理系统,慕名而来找到王宁设计该系统的UI前台客户端。为做好这个工作,他深入了解集团公司工会需求,构建管理系统整体框架,自费购买了二十多本教材及网络课程学习HTML5编程。一套教材有两尺厚,他边学边做。

“承诺了,咱就得想法子做到,不但做到还得做好。”王宁如是说。从1月份项目进入设计阶段到变成现实,90多个日夜,他硬是靠自学掌握并且熟练应用别人需半年才能掌握的编程语言。系统前后推翻设计了30多遍,大到登陆、查询、存储、退出,小到每一个界面、每一个图形,每一段文字的展现都反复琢磨、不断完善。

苦心人,终不负。2017年4月1日,集团公司工会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累计节省开发费用20余万元

王宁

敢于攻坚 创造突出业绩

2017年8月26日,这一天对于双创基地“互联网+”创新工作室有着特别的意义:第一部3D动画可视化演示项目制作完成,后面的制作就有路可循了。

2017年4月份,工作室的成员们大胆提出用3D的虚拟技术来实现大型装备检修、施工措施、安全要求和施工工艺的可视化演示,以便让施工人员更详细、更直观地了解到施工各个作业环节和注意事项,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极大提高学习效果。

王宁主动请缨其中一项“副井更换尾绳”的3D动画制作。该施工工艺有8大工序50余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3D建模、场景搭建、剪辑合成等多道流程,情况复杂,难度较大。

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王宁一方面虚心请教正在大学攻读动画专业的表弟,以近乎痴迷的状态仅用一周时间就掌握了3D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他带好工具直奔施工现场,在4月28日副井更换尾绳过程中,下井一待就是21个小时,全程观看、拍照、记录注解、向施工人员请教,直到整个检修任务完成。为了加深记忆,他上井后直奔工作室,用铅笔、尺子、圆规等工具,把井下现场所有的设备细节,按比例一张图一张图仔细绘制出来,把每个螺丝钉的位置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总共画了60多张。

王宁的第一部3D动画,被评为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这次任务,让大家看到了王宁这个汉子敢啃硬骨头、敢同困难真碰硬的作风。自此,王宁又参与制作了矿50余部安全警示教育3D动画短片作为基层安全警示教育的重要载体,为矿节约成本30万余元。

王宁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在前行的路上,王宁追求“卓越”的样子愈加清晰。面对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成功拿下。认识王宁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那种拼搏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