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和美鲍店人

【争创全面一流】赵亮:矿井“呼吸动脉”的守护者

作者: 牟羽歌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来源: 鲍店煤矿


“只要下井,到什么地方去、怎么走,有赵总在,我们尽可放心!”一谈起井下的巷道布置、行走路线,工友们不约而同夸起“赵总”,而大家口中的“赵总”正是鲍店煤矿通防专业副总工程师赵亮。



自2006年从河南理工大学通风安全专业毕业后,赵亮就抱定干一辈子煤矿的信念,投身鲍店煤矿的通防安全中去。从技术员到技术主管再到区长、副总工程师,他在“一通三防”的路上一走就走了19年。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济宁市煤炭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能源集团先进个人、原兖矿集团“优秀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通风工作者”、矿井“十大安全生产模范”......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他勤奋好学、扎实工作、乐于奉献的日日夜夜,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风到之处 使命必达



鲍店煤矿属于Ⅱ类自燃煤层,随着矿井的不断开采,大面积采空区相连,漏风通道极其复杂,给防灭火治理增加了很大困难。尤其是矿井七采区,属深部采区,且煤层赋存瓦斯含量相对较高,也是通防专业瓦斯重点治理采区。



刚毕业时,赵亮跟随老师傅参加七采南泄贯通的通风系统调整。由于南泄贯通,对整个七采区通风系统影响较大,涉及范围比较广,他跟着老师傅在井下足足不停歇地走了10余个小时,基本将七采区的每个角落全部走了一遍。



“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很大,老师傅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令我钦佩,这也让我深感通防专业的责任重大,如果想不到、跑不到就可能造成通风系统紊乱的严重后果。”他对于那次的系统调整至今记忆犹新。



在赵亮看来,坐在会议室听10次汇报,不如亲自到现场1次。因此他要求自己和“通防人”都要做到“腿、眼、手”三勤。“通防人是‘逆行者’,但逆行不是盲目,要在安全环境下科学治理,就要求我们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他说道。



直到现在,面对总长度达数万米的通风巷道,近百个工作岗点的通风任务,他每次下井跑现场还都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和图纸,碰到新问题就记下来,遇到不熟悉的路线就及时查看。上井后再认真梳理,查找资料,消化吸收。



与此同时,他对安全管理工作也十分上心,编制出《通风工区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岗位必知必会安全知识汇编》《瓦斯防治管理制度》《防灭火治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通风工区工种岗位职责和特殊工种岗位操作规程,推动了管理规范和作业规范全面提升。



树立“工作一次干好”理念,不干返工工程。赵亮始终要求通防设施必须做到高可靠性,特别是隐蔽工程不留隐患,不留欠账。每次遇到巷道贯通、采空区封闭等重点工序施工,他都在现场指挥,做好重点环节和工序安全管控,确保风险管控到位、施工安全高效。今年以来,5316综放工作面安全通过8条老巷,经定期取样分析,各地点气体均无异常。



提升效益 胜在创新



随着矿井资源的逐步开发,回采难度越来越大,地质条件相对复杂,采空区面积逐步扩大,自然发火将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的一个巨大因素。



为此,赵亮提出“向科学技术要效益、向工艺改造要效益。”他把大量精力用在通防技术革新上,带领管理技术人员和技能骨干大力实施技术革新、创新创效等科研攻关项目,牵头组织完成“七采区大面积采空区外围调压工作”项目,通过对采空区的通风均压,有效降低了采空区的漏风压差,促进了七采区的防灭火工作。制定实施瓦斯管理重点区域采煤工作面回撤封闭防灭火预测、预报方案,利用“束管检查”“人工取样”“计算机曲线数理解析”等多种措施分析各种气体浓度和发展趋势,完成了8302胶顺、5312胶顺、5302运顺、6311-2工作面等重点区域的防灭火管理。



从2022年走上副总工程师岗位,他始终坚持“创新在现场”,亲自研究现场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在一次次的研究和改进下,他先后组织应用掘进工作面长压短抽智能除尘系统、囊袋取代煤袋隔离墙、采煤工作面高效阻化剂喷洒装置等10多项技术革新改造项目,为矿井节约各项材料费用和设备配件费用百万余万元,大大减少了新设备、新材料的投入,为矿井科技创新、节支降耗作出了突出贡献。



矿井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给通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赵亮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认真布置。他自费购买大量书籍,牵头制定智能化通风系统方案,在他的带领下,通过数据采集、网络解算建立起了智能化通风系统,为矿井“一通三防”的稳定可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头雁领飞 群雁起舞



近20年的煤矿通防工作使赵亮积累了大量经验,更让他对矿井充满了热爱。



2014年,他被聘为新成立的通防工区副区长,却迎来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选择。曾经的一位“老领导”想带他去山西的煤矿发展,且承诺给他各项优厚条件。而赵亮通过一番思考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鲍店。他说“是鲍店煤矿接纳我、伴我成长,我也要与鲍店煤矿同甘共苦”。



在对矿井通风系统全面升级改造的关键时期,远在东北的父亲患上心脏病,先后住院多次,但他依然又一次选择了坚守岗位。他默默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家庭负担,一如既往地做好了本职工作。



他对于矿井和岗位的热爱与奉献也感染着每一位“通防人”。在七采区通风系统改造时,他带领技术人员、生产骨干研究可行性方案,连续2个月深入七采区对每个地点风量进行测量,经过不懈努力,从中找出各巷道风量富余量,绘制出七采区通风网络图及通风系统图,改善了七采区的通风环境,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



针对通防科人员结构不均,重要技术工种后继乏人等问题,他倡议开展了岗位“传经送宝”活动,组建起一支由管理技术人员、工班长和安全生产骨干组成的理论、实践授课小组,定期举办“一通三防专业知识”大课堂,采用口头传授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涵盖了测风工、瓦斯检查工、钻机工、机电工等近10个工种岗位,自活动开展以来,职工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岗位必知必会达标率达98%以上。



他还针对每个人的短板,开展谈心谈话以及“日常工作压担子、重点工作挑担子”活动,让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找到方向、找回自信,从而促进专业人员快速成才。在他的引导帮助下,通防工区职工辛程获得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瓦斯检查工赛项二等奖、3名技术骨干被评为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10名普通职工实现了“五小”创新零突破、百余名职工技能得到提升,为通防专业队伍提供了强大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