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鲍矿时讯

【回看山能2022】年终系列报道 ① | 山东能源产业区域整合高效推进

作者: 李志勇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4日   来源: 山东能源





编者按

岁序更迭,即将走过的2022年,极不平凡。一年来,山东能源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存量优化、增量跨越并举,开展守正创新、变革转型、管理提升“三个年活动”,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费、资产总额、重点单位创效创出“五项历史新高”;品牌形象地位、经济规模效益、产业低碳转型、改革三年行动、重组整合工作、三项制度变革、资本运营项目、创新驱动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党建特色品牌取得“十项重大突破”。

值此岁末年初之际,山东能源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回看山能2022】年终系列报道,盘点一年,整装待发。本期推出山东能源产业区域整合高效推进》敬请关注。



山东能源产业区域整合高效推进

跃居世界500强第69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3位;营收、利润、税金等主要经营指标再创新高……

山东能源总部

2022年,山东能源以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做优做强为出发点,突破“改而不深、整而不合”困局,稳妥推进产业区域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放大协同优势,提升区域集中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1

区域公司高质量开局


联合重组以来,山东能源布局分散、投资散乱、同质发展、竞争无序等问题制约突出。如在山东菏泽区域,山东能源所属的6家二级公司都在这一区域开发煤炭产业。在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同样有多家权属矿业集团进行同质化投资、分散化布局。


“在同一区域内重复开发、重复建设,不仅使得管理半径过长、管理力量分散、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难度加大,而且难以有效发挥管理、资源等协同效应,无法形成拳头优势。”山东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聚焦解决同一区域内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没有形成拳头优势问题,山东能源坚持先立后破、产权纽带、规范运作、稳妥有序,以优势矿业集团主导整合成立鲁西矿业公司、西北矿业公司、新疆能化公司、新矿内蒙古能源公司,整合组建“四家区域公司”,形成“一个区域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投资主体”。


产业区域整合不是单纯的机构和人员调整,而是从战略高度提升企业整体功能,对区域企业进行优化组合,实现“1+1>2”的效果。


“打通重组整合纵向关节,发挥区域公司总协调作用,以煤矿建设开采和煤炭产业链上下游为主,承担投资、管理、关系协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资源获取、兼并重组、科技研发等工作。”山东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在 2022 年工作会议上对区域公司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公司成立


作为第一家挂牌运营的区域公司,鲁西矿业由5家矿业集团发起,产业涉及5个地区、权属单位25家,在册员工2.6万余人,肩负着“争当区域发展领头羊、集团效益增长极、地企融合示范者”的艰巨使命。


“我们全面落实能源集团‘山东本部基地稳产能、转动能、提效能’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准确定位、合力攻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实现了主业精强高质量发展稳健起势。”回顾鲁西矿业“一周岁”,鲁西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圣国表示。


自2021年12月10日挂牌成立以来,鲁西矿业按照区域整合走在前、主业精强作示范的工作定位,围绕“七个真正、一个引领”定基调、强机制,严作风、聚合力,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行动自觉,推动资产、业务、机构、人员、管理、文化全方位整合融合,“整”活“一盘棋”,“合”出“一家亲”,一跃成为区域化改革的“博弈明星”。开局当年,公司资产总额突破630亿元,利润总额增幅56.76%,营业收入增幅20.69%,利税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向山东能源和全体干部职工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发展答卷。


西北矿业由山东能源5家非上市公司的区域产业资源整合而成,覆盖陕西、山西、甘肃和内蒙古四省区,整合工作庞杂繁琐,领域多、战线长,耗时久、难度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各项工作推进难上加难,如何破题?


“产业区域整合之后,我们以有解思维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纵横双向发力推动企业融合提升,克服公司成立头绪多、疫情防控压力大等困难,办成了一些大事难事。”西北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说。


以问题为导向,西北矿业以“全力打造山东能源西部投资开发建设桥头堡和国内一流清洁能源生产供应商”为发展定位,将“融合提升”定为2022年工作主题,统筹推进保安全、稳产能、提效率、增绩效、强管理、夯基础等各项工作,全力稳定经济运行基本盘,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今年1-10月份,西北矿业完成营业收入163.9亿元,利税总额93.1亿元,上缴地方税费52亿元,期末资产总额441.3亿元。


整合后的新疆能化产业分布乌鲁木齐、伊犁等一市五地州,累计投资超过38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26亿元,援建水库、工业园区、乡村振兴捐赠等1.1余亿元,为新疆本地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万余个,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其中在当地招聘2600余人。


“目前,新矿内蒙古能源在鄂尔多斯上海庙、棋盘井及锡盟乌拉盖三大区域占有资源储量49.79亿吨,做好‘存量优化’和‘增量跨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矿集团副总经理,内蒙古能源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肖庆华介绍,自区域整合以来,新矿内蒙古能源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蒙电入鲁”“建设国家四大能源基地”等重大历史机遇,依托整合后的资源、规模、区位、人才、管理、技术等诸多优势,保持战略定力,专注战略执行,提升发展质效,煤炭、化工、电力、新能源全面起势,一个崭新的能源基地正加速崛起。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四家区域公司”在山东能源整体战略部署引领下,主动作为、积极攻关,统筹推进区域整合和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实现了高质量开局。


2

产业整合蹄疾步稳


2022年10月28日,山东能源教育培训资源及电力板块整合动员会在济南召开,动员各级组织和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全力抓好教育培训资源和电力板块整合各项任务,理顺管理机制、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提升集团管控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这是山东能源集团持续推进产业整合的一个缩影。


为破解产供销点多面广、管控难度大问题,山东能源打破产业、区域和原二级公司管理架构,推进产业相近板块整合优化,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


在“双碳”背景之下,传统火电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联营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通过实施电力板块整合,有利于释放规模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有利于加强统一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山东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在电力板块整合动员会上说。


山东能源召开电力整合推进会


新成立的山东能源电力集团,在电力产业架构中,火电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电力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贾安刚告诉记者,纳入电力集团整合范围的48家单位中,火电企业共有10家,装机容量8037兆瓦,占集团总装机容量的74.73%。


除了传统火电,山东能源电力集团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多个新能源项目已经顺利落地。今年11月,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首批机组顺利实现并网发电,成为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的首个并网发电项目。


项目不仅仅是在省内。11月13日,位于灵台县什字镇、西屯镇的山东能源集团灵台县一期10万千瓦光伏+农业复合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是甘肃省“十四五”规划建设的第一批光伏发电项目之一,也是平凉市第一个“光伏+农业”“光伏+储能”复合发电项目。


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山东能源电力集团大力推进“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全面发展海陆风电、光伏、储能、地热、氢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动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一流电力能源供应商。


化工产业也是山东能源六大主业之一。化工板块重组整合以来,新成立的山东能源化工公司资产总额过600亿,拥有尿素、甲醇、醋酸、醋酐等20余种主要产品,业务范围涵盖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化工技术研究与开发、设备制造、特种设备检测和化工装置设备检维修等,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大型化工企业。


“将更加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规模效益,对于增强市场话语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培育世界一流化工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化工公司负责人表示。


山能化工未来能源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系统检修任务繁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困难挑战,山能化工认真落实山东能源集团对化工产业的新定位,围绕“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以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与资本优势,积极构建能源化工产业网络,加快建设全产业链的示范化工园区。山东本部、陕蒙区域的化工重点项目高效推进。鲁南化工低温甲醇洗、聚甲醛分别创国内同类型装置最好运行纪录;榆林能化世界首台多喷嘴对置式半废锅气化炉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现场考核;荣信化工智能工厂项目全面上线运行,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机器换人及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未来能源10万吨/年费托蜡精加工装置通过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连续运行现场考核,115#精制费托蜡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费托蜡市场的空白,并出口欧美国家;装备公司通过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目前,山东能源已完成营销贸易、物资供应、化工产业、金融、电力板块等产业整合,完成设备集中管理、应急救援、新闻系统、教育培训等专业板块整合,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


3

“六大协同”激发活力

“区域整合后,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共享的壁垒得到破除,彻底改变了以往缺乏协同、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了对外一个运营主体、一个声音、一股力量。”山东能源新矿内蒙古能源常务副总经理王维告诉记者,企业利税占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税收总额的近90%,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企业,在地企关系协调、物资采购、产品销售方面的话语权得到极大提升,1+1>2的效应初步显现。
山东能源着眼于把分散的内部资源转化为集中统一、协同联动的内生动力,发挥大集团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实施管理、市场、区域、人员、产业、资源“六大协同”,打造集团化管控和市场化运作有机协调的运行体系。
新矿内蒙古能源在上海庙区域共拥有8对矿井,资源储量40多亿吨,以三新铁路为界分东西两区,东部矿井主要煤种为长焰煤、不粘煤,西部矿井主要为气煤、气肥煤。为实现区域产业链效益最大化,他们充分发挥整合后区域公司管理、技术、产量、销售等优势,统筹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确立了东部矿井以动力煤为主、西部矿井以炼焦煤为主的生产布局,合理优化矿井采场布局,避免了产品同质竞争。同时,通过优化调整恒坤化工配煤,自产煤使用占比由80%提升至94%,配煤成本每吨同比降低15元。今年以来,新矿内蒙古能源煤炭产量、营业收入、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产业区域整合重在打破以前产业、资源、市场、管理等方面各自为战的局面,进一步推动产业做强做优、转型升级。
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是山东省能源供给安全保障的战略基地,2021年末资源储量占到山东省内煤矿储量的43.3%。聚焦保障山东能源安全,鲁西矿业举全公司之力推进梁宝寺、古城、白庄三矿改造式、颠覆式安全效益复产,深化岩巷布置、单翼布置、放大工作面、支护体系四项设计优化重点工程,推进郭屯与彭庄、王楼与济三等矿和矿界调整,完成83项具体优化项目,优化减少巷道掘进12717米,李楼、郭屯、唐口等矿通过采区优化,增加可采储量1572.95万吨。其中郭屯煤矿增加可采储量313万吨,使服役年限一下延长了二三十年;唐口煤业增加可采储量500万吨,矿区焕发新生。
山东能源新疆能化
“通过推进硫磺沟煤矿与煤化工公司,伊犁一矿与新天煤化工、煤化工公司煤炭供应协同,打造区域化管控和市场化运作有机协调的运行模式,增强了区域公司协同创效水平。”山东能源新疆能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绪友介绍,他们还通过充分发挥硫磺沟煤矿煤质优势,成功打通伊犁、昌吉“两大区域”协同销售,发运量、销售额、产品价格稳步增长。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大力开展管理协同,以市场化、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手段为依托,打造业务协作体、资源共享体、效益共同体、管理示范体、市场联合体、区域整合体“六位一体”协同新格局,有效激活了创效潜能。

目前,山东能源内部政策统一性和执行协同性不断提高,规模效应和协同效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下一步,随着产业区域整合的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持续优化升级,山东能源产业区域整合“1+1>2”效应将不断彰显。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刘金华   编审:刘佳   审核:李振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