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矿井的基本作业单位,也是最终落脚点,一切工作都是要通过班组活动去实现和完成的,因此,如何做好班组管理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和各项目标任务。综采二区生产一班从思想、制度、创新三方面采取措施调动班组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步步夯实班组自主管理水平。
一、持续提升凝聚力,着力打造班组“家”文化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是情感的寄托。多年来,在探索和推进班组自主管理的基础上,生产一班形成了“爱集体,增强荣誉感;爱岗位,增强责任感;爱自己,增强使命感”的共识。在全班积极营造“班组因我而光荣,我为班组而骄傲”的浓厚“家”文化。把班组建设成“第二家园”,营造家的温馨,让大家工作生活在班组有家的感觉。经常性开展与职工谈心谈话、全员“大讨论”等活动,涉及班组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民主管理小组和班组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增强了班组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2022年下半年,车间工会职代会期间,班组广泛征求了班组成员的意见建议,向车间工会提出了关乎职工切身利益及区队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8条,并全部上会研究讨论。针对班里老职工退休,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吃一顿团圆饭、说一句祝福话、送一份纪念品、照一张全家福,让退休职工来时风华正茂、走时情意满满。每逢班里职工生病住院、子女大病、老人病故及职工结婚等,班组成员第一时间到场,尽己所能为工友送去温暖。去年疫情封控期间,班组职工刘昭峰主动要求负责本班在单身公寓住宿人员的疫情管控及心理疏导。为确保班组人员正常出勤,班组职工徐守军主动联系家中没有车的工友,邀请乘坐自己的私家车上班。
二、注重沟通交流,班组管理制度更有“温度”
生产一班修订完善了《班组自主管理规定》《班组安全质量考核和奖惩办法》等制度,小到言行举止、日常出勤、班前班后会纪律,大到不安全行为、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多个方面内容,并且与矿每月的优秀员工评选及年度五好职工评选挂钩。有一次,职工小王找到工长,说这优秀员工一年12个月,轮也得轮到他一次吧。工长告诉他这个荣誉确实是矿给的奖励,但不是按你说的轮着来的,是有评定标准的,你每个月出了多少力、干了多少活,大家都心知肚明,我这里也都有记录,只要是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和班里安排的工作干好,一年评7、8次先进也有可能啊!还有一次,班里的煤机司机刘师傅割完机头停下煤机就要去前溜子里面联网,当时工长就在他身边,一把把他拽住了,工长说:“要退休的老工人了,现在安全形势多严峻了,还有这么干的?虽说现在生产任务重,但也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作业,停电、辨识、敲帮问顶这些是一个不能少的,这些都是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你不想辛苦了一辈子挣的钱给别人花吧!”刘师傅听了他的话微微一笑,说了句“知道了”。从那以后,每次面里需要连网、上料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在工长身边的还是他,手里拿着本子,对工长说“看完了,顶板没事,咱停电开干。”2022年,生产一班全年杜绝了各类人身事故及较大机械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被评为矿“十佳”安全班组,并推荐申报了兖矿能源“五型”班组。
三、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班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生产一班创新实行了本班职工各岗点轮岗作业,对班里的每一名职工,以前没干过的岗点,现在都要去学、去干、去顶岗,限期三天的时间,不能做到独立顶岗的人员,一律按学徒系数进行分配,直到做到独立顶岗为止。在创新创效方面,制定了以“控成本、增效益、挖潜能、创成果、保安全、促发展”为主题的班组创新创效活动规划,将活动指标分解到岗点,落实到个人,每半年组织一次创新能手评选活动,对班组评选出的技术创新能手进行加分奖励,激发班组成员的创新积极性。支架工李慧发挥自动化专业优势,主动摸索钻研,结合工作实际,上网对比资料模拟试验,修改支架自动跟机时间、范围及工艺触发位置,成功优化了自动割三角煤支架收护帮和插板的配合,有效降低了设备损坏率以及对顶板的破坏,他的技术成果受到了区队1000元的嘉奖。与此同时,《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改造及智能化生产》《工作面智能化设备调试应用》《工作面回液溢流阀的改造与应用》等创新项目,获得矿群众性“双创”成果奖励,参与人员均获矿及工区的双重物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