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鲍矿时讯

传承好家风 中秋话团圆 家风故事分享会带你了解不一样的优秀家庭

作者: 孙倩倩 焦超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1日   来源: 鲍店煤矿

视频制作:刘芹

家庭要有家教,家教要有家风,家风要有传承。为积极引导全矿职工家属弘扬良好家风,传承好家教,共筑幸福好家庭。9月21日下午,矿女工委在泰和书院举办“传承好家风 中秋话团圆”家风故事分享会活动。

党委书记赵计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负责人许金巨,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焦广海,副总政工师吴海宁及相关政工科室负责人出席了此次分享会。

“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人人有爱心,要做爱德人。”后勤服务中心张露的一首《三德歌》拉开了分享会的序幕。

煤质发运中心的王红这样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眼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在这个课堂中,习近平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让他受用一生的宝贵教育与品质。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经营管理科的门若彤讲到,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告诫后辈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

地质测量科张婷讲述了曾国藩一生用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的智慧。留下了16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再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和境界。

这次分享会不仅有好的家风故事可以听,女工委还准备了香甜、美味的中秋月饼供大家分享,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赏歌听曲吃月饼。

一首古琴曲《明月几时有》,机电管理科的黄梦华、武贞艳用情感厚重的演绎直击人心。希望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父母或长辈的一句叮咛、一句嘱咐、一个表扬、一个批评就是父母在生活的点滴的言传身教,社区服务中心张瑞,韩建在《家风颂》里这样说。

“家风正则后代正,家风正则源头正,家风正则国家正。”后勤服务中心的李红霞给大家分享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妈妈文七妹和他的家风故事《好家风培养好孩子》

此外,本次家风故事分享会还征集到了6篇家风家教真实的故事。她们分别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演绎了发生在她们家庭中的家风故事,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别让你的情绪成为孩子的枷锁》——生产服务中心的刘杰分享了她原生家庭对她情绪造成的影响。她希望身边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可以觉醒改变,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阳光快乐,同时,她也希望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影响身边更多的父母,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综合办公室(压煤搬迁办)的路建青娓娓道来《爷爷教我三字经》的故事,爷爷用自身的行动感染着她去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爷爷传承给她的孝顺友爱、善良勤奋的家风更是一种宝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安全监察处的李群说,公公婆婆已相濡以沫相伴60多年,在这60多年里他们相互理解和关怀,他们不离不弃,相依相偎的生活也传承到了她自己的小家庭里面。

选煤中心的张欢欢给大家讲述了同事马晓微和妻子二十三年如一日照顾患有脑瘫合并癫痫的大儿子的感人故事,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热泪盈眶。

我们普通家庭的家风家教不就体现在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上吗?运搬工区孔秀芝讲述了她和儿子的《凡尘烟火里的家风故事》。

综合办公室(压煤搬迁办)孙倩倩的父亲言传身教《百善孝为先》,在她们家“孝顺”二字代代相传,同时,父亲也教会她爱心和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责任。

今年新入职员工杨邹、王玉聪也为此次活动贡献了才艺,一曲《常回家看看》掀起了整场活动的高潮,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故事,精彩纷呈的故事里面折射出每个家庭的家教和家风,故事中的事迹虽然短小而又平凡,但却给人启发与反思。

分享会后,赵计华、许金巨、焦广海分别为20位家风故事分享人颁发了颁发《家风》《家训》书籍,并鼓励他们做好家风家教的传承人,让好的家风家教在家庭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