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余额”已不足
请用四个字形容你的心情
你的是____?
经过这几天的各种“吃喝玩乐”
你是不是感觉“身心”更累了
当心“节后综合征”来袭
如何摆脱?
这份“收心攻略”请收好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从生理角度来说,长假期间作息、饮食不规律,比如晚睡晚起,甚至通宵熬夜、暴饮暴食等,很容易造成身体各个器官非正常运转,导致出现头痛、胃痛等不适症状。从心理角度来讲,不少人会对长假产生“解放身心、彻底放松、逃避工作”的过度期待,长假结束时难免产生心理落差。
小长假主要以放松为主,参加必要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应有所节制。假日期间就要慢慢调整作息时间。
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开始调整为上班时候的作息状态,合理安排起居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尽量不去参加需要通宵达旦的活动,以免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身心疲惫,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系的事,如看看报、思考一些问题,有助于走出休闲、懒散状态。
学会自我调节,适度进行体育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以尽快恢复到原有的生活状态。每天运动一次,如慢跑、球类运动等,每次持续20—30分钟。
如果节日期间宅家为主,请离开温暖的床或沙发,去户外跑跑、走走、跳跳,拥抱阳光的同时出出汗。适当的运动可以唤醒身体肌肉,调节情绪状态,减轻精神疲劳,提高专注力和睡眠质量,激活身体能量。
入睡前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可用热水洗脚、轻按头部、适度散步、欣赏音乐等方式调整。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尽量早休息,调整睡眠节律,在固定的时间躺到床上。
睡前4—6小时内避免喝咖啡、浓茶或接触烟草等兴奋性物质;睡前不要饮酒,酒精会破坏睡眠结构,并且夜间多尿、早起口干都会影响睡眠;每日规律安排适度的体育锻炼,睡前3-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睡前不宜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1小时内不看容易引起兴奋的电子游戏或短视频;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适宜的光线及温度;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假期吃了太多高能量食物,加重了肠胃的消化负担。节后,要注意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继续无节制地摄入过油、过甜的食物。
每日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饮食上坚持“少盐、少油”原则,少量多餐,食物细软易消化,帮助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另外,可以多选择进食一些能促进肠道排出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黑木耳、海带、猪血、山药等,养胃排毒。
同时,也可在每天下午三点左右为自己补充一杯酸奶,帮助胃肠道恢复肠胃菌群平衡。喝红茶或绿茶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也很有效,还可以喝点金银花茶、菊花茶,不但清香可口,还能去火生津,使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
连续数天的身心松弛状态,会惯性延长到回归工作后,造成迟迟无法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的现象。
每个人都会在内心和自己对话,无论对话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的内心都会自动接受和记录,进而决定面对类似问题时产生的情绪及采取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所以,与自己内心对话,多给予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面对工作中很多待处理的事情,很容易引发我们的焦虑情绪,甚至觉得头大。回归工作之时,我们可以先花点时间把节后需要完成的事情做成清单,按优先级从上到下排序,一件一件解决,可以从简单工作开始做起,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当中。
收收心 早点休息
用最饱满的状态
迎接工作和生活吧
😊😊😊
来源 | 万盛发布、山东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