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您稍微一坐,我了解一下您所反映的情况。
好的,你尽管随便打听,我说的都是实话。

劳调员走出劳动争议调解室,与他单位的主要领导、队长等人进行了电话沟通,之后,劳调员回到劳动争议调解室。

“您在班组里担任什么职务?”
“我没有职务,就是普普通通一个职工。”


“您在看到别人干活儿不如您意的时候,他们是违章了还是出现其他与工作标准相违背的事情?”
“他们违章时,我当然得提醒和制止。多数情况下我感觉他们干活儿不是那个样儿,我气得慌,所以我才会说他们的。”


“从层级管理角度来讲,班组长安排您工作,只要不存在违章指挥,您理应服从而不应争吵;从与工友共同工作的角度来说,工作中只要不出现违章蛮干,怎么干是他们工作能力、素质、意识、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倘若真的影响到工作绩效时,您叮嘱他们几句也无妨,但关键是您经常性的与班组长争吵,又不断的对工友的工作指指点点、嘟嘟囔囔,这的确会让人厌烦。正常工作情况下您没有权利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您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劳调员语重心长地与申请调解人沟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心谈话、沟通交流,最后申请调解人长出一口气说道:“您说的琢磨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班里的同事都像兄弟们,亲兄弟还吵架呢,我直性子脾气,不好改啊!”

“师傅,请您记住,如果不改,以后的您还是现在的您。不改的话,您的兄弟们还是会这样对你,即便去了别的班组,时间一长同样也这样。所以,不好改那我们就慢慢地改,先从不与班组长争吵开始。然后与工友共同工作时,只要工友不是违章蛮干,您就在心里默念成百上千遍甚至几万遍‘我不说人家、我不说人家’这样的话语,给自己一种内在的信心和力量。这样,用不了多久您肯定能够改变,并且肯定能够改好。”
“哎呀,咱们今天这一拉呱,我心中的郁闷解开了不少,看样儿我没白来在矿劳动争议调解室,谢谢你。另外,我不能再学习了,学习算歇班到今天也歇完了,我上班的事情,你辛苦跟工区说说。”

申请调解人言辞恳切地说道。
“放心吧,您回去听工区的通知。”劳调员回复申请调解人。
申请调解人起身拱手对劳调员表示了感谢,满意地走出了矿劳动争议调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