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瓶张,走,喝酒去。”
“不喝,上班时间不能喝。”随声应答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空瓶张”。
要是在几个月以前,他回答一定是一句很干脆的话“走,喝点,我还怕你不成?”
老张是通防工区一名职工,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曾多次受到矿上表彰奖励。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特别爱喝酒。原来,刚参加工作时,老张滴酒不沾。可后来,酒成了人际交往的“粘合剂”。劝酒词浩如烟海,花样百出。“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这个有名的劝酒词红极一时,传遍了大江南北,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让老张听了心中不禁为之一动。
潜移默化下,老张从“滴酒不沾”到“对酒动了感情”,再到现在的“特别爱喝酒”,而且喝酒的场合越来越多,酒量也水涨船高“量如江海”,在朋友圈大名鼎鼎、人人皆知。经常是半斤、一斤“面不改色心不跳”,一斤、二斤“你不倒我不倒,咱把瓶中都喝了”,把朋友圈中自称海量的人都喝倒在他的“千杯不醉”之下,俯首称臣。于是,人送雅号“空瓶张”。
是什么改变了“空瓶张”呢?
7月初,小暑刚过,燥热席卷了整座城市。酷爱喝酒避暑的“空瓶张”自然也成了街头巷尾烧烤摊上的“座上宾”,每日与朋友推杯换盏,正当左手烤串,右手啤酒,高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麻烦也随之而来。一天深夜,酒过三旬的“空瓶张”踉踉跄跄骑着他心爱的“二八大杠”往家赶,剧烈运动使他“酒劲”大作,手脚不听使唤,偏离了道路,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醒来时,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经诊断,左臂骨折,耳膜出血,重度脑震荡,如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就这样,他被“封存”在了医院。
单位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刻赶往医院看望,详细询问他的家庭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帮助他细算“亲情、安全、经济”三笔账,认清喝酒的危害和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叮嘱他要在住院期间把酒戒掉。
“空瓶张”口头上说着“吸取教训”,行动上却无所作为,住院期间又偷偷溜出去喝酒,回来时正好被再次看望他的领导撞了个正着。单位领导见状后愤怒斥责:“你真是个‘憨熊’,家里的孩子上学需要钱,买的房子要还贷款,老婆还没工作,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受罪,也要考虑一家老小的生活啊,现在你上不了班,家里的经济收入减少了一大半,怎样面对妻子、孩子,内心不惭愧吗?”
被骂懵的“空瓶张”红着脸僵在原地一动没动,思考着什么……
几个月之后,“空瓶张”上班了。以前的酒场铁哥们以“接风”为由拉他去饭馆“压压惊”。他在路上一个劲地说,“吃饭行、不喝酒”,酒友听了只是点头,心想,等喝了第一杯酒之后,看你还光吃饭不喝酒?就不信你能戒酒这么坚决。
到了饭馆之后,朋友们“轮番轰炸”劝他喝杯。谁知道……这也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空瓶张”愤怒地把酒瓶摔在地上,吃力地抬起还不能平举的左臂,“看看吧,你们都忘记这是怎么搞的了吗?咋还不吸取我的教训呢?难道等你们变成我这个样子后,才能体会到吗?平常我们朋友之间嘻哈惯了,在酒桌上甚至把个人安全置之不理,等出现这样的事情之后,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呀,我们还不吸取教训吗……”说完,他竟径直走出了饭馆。
此事以后,大家再也没有见到“空瓶张”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