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鲍矿时讯

【创新进行时】“金点子”淘出了“真金子”

作者: 牟羽歌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07日   来源: 鲍店煤矿

“2023年,我矿完成创新创效成果208项,创新活力迸发,成果亮点纷呈!接下来要颁发的是群众性创新创效奖项……”近日,在鲍店煤矿召开的年度颁奖典礼上,通报表彰五个群众性创新创效先进单位、10个先进个人、10项优秀成果,再一次激发矿井创新活力,掀起创效热潮。

搭建创新平台,发挥职工首创精神。“按照每年修复各类型号排沙泵90台,综合节约配件损耗3000元/台,加上节约人工维修时效,每年可创经济效益10万余元……”这是生产服务中心职工刘斌在兖矿能源“双基”建设暨小改小革创新成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时的场景。


该矿坚持充分发挥职工首创精神,广泛开展创新创效、小改小革等系列活动,这些来自一线的奇思妙想、创新设计,凝结着千百职工的创造活力。2023年9月,该矿重新编制印发《关于开展全员创新创效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以“五小”竞赛活动为载体,鼓励职工围绕技术工艺升级换代进行发明、革新,解决一批制约生产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对落后技术设备、不合理工艺和陈旧操作方式进行革新改造,让“小”举措迸发“大”效益。“职工在生产一线工作,熟悉工作环境和设备状态,往往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的创新想法。”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负责人许金巨说。



周朋云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改良的单轨吊轨道连接快速正位工具在投入使用后,大幅缩短了作业时间,提升效率50%以上;生产服务中心创新“等离子仿形切割相贯线及90度以上4寸弯头”使用后,每年可节约材料及人工费用1.7万元、“销子快速钻孔模具制作应用”使用后,生产效率可提高4倍,每年节省1.5万元人工费......2023年,四项科技成果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八项专利技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着力破解安全生产制约瓶颈,让蕴藏在职工中的智慧点燃了创新创造的燎原星火。


提高奖励比重,激发职工创新热情。近年来,该矿以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评选为契机,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方式和奖励方案,仅2023年三季度该矿就评选出小改小革创新成果28项、优秀操作法5项、优秀创新成果展品20件,发放奖励达15.4万元,汇聚起了以创新服务矿井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各单位也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完善创新创效奖励机制,综掘一区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职工提出的可行性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组织采纳实施,针对职工申报可推广的小改小革项目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并张贴在工区会议室公开栏,充分激发职工参与的热情和干劲;生产服务中心开展“全员查找‘浪费点’”活动,定期对自主改善优秀提案和提交浪费点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相对较多的厂队进行表彰奖励。使矿井在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员工也享受到智慧和创造的红利。“只有搭建起科学的激励机制,让职工真正感受到创新创效带来的好处,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许金巨说道。

创新培养机制,从“骨干创新”到“全员创新”。双创基地、大师讲堂、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该矿不断完善创新创效人才培养机制,广泛搭建创新载体、创效平台,跨出“骨干创新”向“全员创新”的关键一步。


创新开办“大师讲堂”,由10个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根据各自专业技术特点,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和基层单位培训需求,让劳模、技能大师走上讲台,现场传授经验、答疑解惑,迄今已有20余名大师化身“教授”,开展“大师讲堂”近百场,讲课内容覆盖井下采掘单位所有专业。采取“理论+实操”的培训方式,利用“双创”基地、智能化体验中心、创新成果展等优势资源,组织开展现场实践操作培训。“通过跟大师交流,思路打开了,点子也有了!”该矿青年职工韩冰感叹道。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将大师们自己已经解决了的、但还时常会发生的问题写成教材,讲述给职工,全力打造了一支懂技术、会操作、精业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从这里涌现出2600余项创新创效成果,走出齐鲁首席技师周朋云、王刚、山东省技术能手杨廷进等一大批创新创效技术大拿,“双创”基地被命名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鲍店煤矿被评选为济宁市全员创新企业,在全矿唱响“创新永不止步”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