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鲍矿时讯

兖矿能源“劳模工匠陕蒙行” | 以匠心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作者: 兖矿能源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8日   来源: 兖矿能源

从本部到驻外
从齐鲁之邦到陕蒙大地
行程3000余公里
面对面授课
手把手教学
实打实提升
榜样的旗帜迎风飘扬
……

继去年顺利完成“奋斗新时代”劳模工匠巡回宣讲和技术技能提升活动后,近日,兖矿能源工会组织开展第二届“劳模工匠陕蒙行”活动,进一步链接山东本部与陕蒙基地,选派8名劳模工匠踏上驻外热土,开启一场传经送宝、协同创新、匠心筑梦之旅




新的起点
      传承榜样力量      




劳模工匠是最美的劳动者,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要讲好榜样新故事,点燃培育传承‘薪火’,前往驻外单位开展专业授课、现场实操和技能传授,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热情。”兖矿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肖耀猛对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培养更多外部开发高技能人才作出专项部署。


4月26日,在兖矿能源第三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司确定了开启“四基地建设”“三大会战”“新八大工程”的序幕,强调要发挥各区域空间嵌套功能,构建省内省外和境内境外全域协同、统筹联动的新发展高地。


“要选拔最优人才、创出最好效果,在面对面探讨交流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操培训与合作创新,将‘劳模工匠陕蒙行活动’办成一次传递先模精神、技能素质‘双维提升’的标杆样板。”兖矿能源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苏力强调。


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兖矿能源工会认真总结第一届劳模工匠巡回宣讲和技术技能提升活动的成功经验,广泛听取驻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聚焦两地交流不便、信息存在误差、技术难以适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精心制定了“‘1+N’专业授课技能提升交流”和“现场一线‘1+1>2’实操提升”两项活动。审核信息、对比事迹、层层甄选,最终选定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齐鲁首席技师等首批8名劳模工匠,其中兖矿能源首席技能大师2人,技能大师一级6人,进一步落实技能大师共育共享要求,发挥指导帮扶作用,精准对接驻外开发单位“技能需求清单”,将技艺与经验倾囊相授,帮助驻外开发单位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助推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走上讲台
      收获桃李芬芳      





鲜花、掌声、微笑……首站金鸡滩煤矿的将士给予了劳模工匠们热情的接待。看着大家真挚的笑脸与求知的眼神,瞬间感觉有说不完的话、使不完的劲。

一张张精美的课件次第翻过,一堂堂精彩的授课引得掌声连连……每到一处,劳模工匠们在收获鲜花与欢迎的同时,纷纷下沉基层区队,来到讲桌前,化身专业技能提升“指导师”,进行现场实操交流,分享经验和技艺。


“采煤机维护与检修的内容包括‘四检’和强制性的定期‘检修’,‘四检’的重点是……”在“1+N”专业授课技能提升交流活动中,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小波正给驻外开发单位的职工们讲授采煤机操作与维修,语言精练、干货满满,偌大的讲堂座无虚席。


在井下电气专业课堂上,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秦越和全国技术能手徐建新,分别就高压供电安全及维护和煤矿机电定值管理等内容进行讲解。在通防专业,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兴波讲授了瓦斯检查作业和故障排查。还有分享井下掘进电气设备的相关知识的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王刚,精通液压传动专业的齐鲁首席技师赵顾超,鄂尔多斯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艳,选煤自动化领域的山东省创新能手李红强……炉火纯青、字字铿锵。

“大师们能来真是太好了,希望各位劳模工匠多多传经送宝,为我们答疑解惑。”在课堂上,驻外职工们热情高涨、求知若渴,纷纷表示会珍惜学习机会,和大师们学习真本领、增长真本事。

32堂专业课,26项重点课题,500余页课件,授课时间近百小时,覆盖2000余名职工,解决较疑难复杂的问题86项……8名劳模工匠一路前行、一路播种,以广博的知识、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灌溉驻外热土,开出了陕蒙基地高质量发展的绚烂之花。




集智攻关
      凝聚匠心谋发展      




采煤面、掘进头、选煤厂、大巷、机电室……授课结束后,劳模工匠们来到工作现场、生产一线,针对驻外单位安全生产中的困难、短板,与职工们共同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指导培训人才,借脑引智,产生了“1+1>2”的化学效果。



在金鸡滩煤矿112工作面皮带机头,王刚在与职工交谈中得知,高压馈电开关合闸按钮开关电合闸不吸合,便现场拿起图纸与大家一起对几个关键节点逐一检查,顺利排除故障点,设备成功恢复运行。王刚一边进行着手头的作业,一边为大家进行原理讲解,现场为职工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学课。




在营盘壕煤矿和石拉乌素煤矿,赵顾超观察到两个工作面水量较大,便提出使用自己研制的一项小改小革创新成果“新型风动螺旋卸料装置”来解决问题。收到电话后,东滩煤矿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连夜将相关资料文件、技术图纸整理完毕发送过去。这不仅成功为驻外单位解决了实际困难,还将山东本部的小改小革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到了驻外单位。打一个电话,最先进的技术一夜之间便跨越千余公里山河,这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一家人”之间“一条心、一盘棋”的情感纽带。



“劳模工匠们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成了我立足本职岗位,努力钻研业务,在新时代勇攀高峰的不竭动力。”转龙湾煤矿采煤机司机张俊文激动地说。




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以“订单式”指导代替“被动性”服务,重点明确、层序分明,驻外将士们的技术技能得到更显著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更显著增强,使高技能人才培育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驻外单位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路前行
      见证驻外开发精神熠熠生辉      




一路前行一路光,一路收获一路感动。“劳模工匠陕蒙行”活动,从不是简单的“单向指导”,而是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


一路走来,劳模工匠们在传经送宝、交流互鉴的同时,也看到了金鸡滩煤矿世界首套8.2米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和世界首套7米超大采高综放成套装备的威武雄壮,看到了转龙湾煤矿实现单面千万吨达产达效目标的骄人成绩,看到了石拉乌素煤矿4000平米文体中心的热闹喧嚣,看到了营盘壕煤矿新建职工宿舍楼的温馨幸福……


“这既是一场授课,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与大家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有了很多之前想不到的新想法,感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赵顾超由衷地说。



“驻外开发同事们的成绩令我震撼,他们身上的闯劲、干劲、韧劲深深激励着我,为我们同是兖矿人自豪。”潘兴波说。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兖矿能源驻外开发进程已走过21载春秋,陕蒙基地从大家印象中的满是戈壁荒漠、充斥碎石沙粒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水青山环绕、花团锦簇繁华的“塞外江南”。以管理蓄力、潜能加速释放,以“智慧”取胜、引领工艺革新浪潮,以文化铸魂、民生热度不断攀升……无数驻外将士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走在前、争一流,让“三大会战”“新八大工程”战略蓝图加快实现,陕蒙基地逐步成为公司规模扩张、效益增长的“核心引擎”。






劳模工匠是时代的丰碑,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伴随着一个个足迹踏遍公司驻外开发的山河万里,劳模工匠们身上所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续激励和引领着广大干部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更多不平凡的故事,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兖矿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脚步也愈发坚定有力。


作者 | 言公轩

素材 | 鄂尔多斯公司 石拉乌素煤矿 金鸡滩煤矿 营盘壕煤矿 转龙湾煤矿

编辑 | 张悦

责编 | 周燕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