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行动源起于原兖矿集团对外开发加快,外部开发职工越来越多,为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工作,集团公司发起了暖心行动。鲍店煤矿于2015年第一时间响应,成立了暖心服务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也由最初的167人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人。本着在理念上准确定位、资源上整合力量、运作上拓展空间的原则,创建以“一心一聚五精六化”为内容的“1156”志愿服务模式,即以“向上向善,诚信互助”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聚”人心作用,成立由17名党员组成的暖心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把党性实践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构建形成了独具鲍店煤矿特色的和美暖心志愿服务文化。
升级改造的暖心志愿服务文化中心,设有党员活动、信息管理、文化宣教、七彩课堂、爱心超市、心理疏导、专业服务队七大活动阵地。26个帮扶小组,12支专业服务队,8个项目组,7个工作部,互联互通、密切配合,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在鲍店煤矿蔚然成风。“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发挥专长,不计报酬,帮助他人。践行志愿精神,弘扬传统美德,传递人间温暖,奉献公益爱心,架设沟通桥梁,共建温情家园。”誓言铮铮,声动四方,直抵每一个渴望温暖与希望的心灵深处。本着“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原则,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志愿者和帮扶对象数据库,实施“爱心储蓄”激励措施,以“在线报名接龙”方式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服务,各种需求信息即时传递,线上线下互动运行,更好实现了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天天在线。
“代理儿女”走进空巢老人家中,嘘寒问暖、亲情陪伴;“托管”与“教育”相结合的公益寒暑期服务,托起职工子女的笑脸;青年志愿者深入井口、区队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暖心月饼”千里传情,福至万里;“码上办”民生服务平台架起职工幸福的连心桥……十年来,1000多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4.7万余小时。“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这支暖心志愿服务团队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却有着通过个人微力量,为争创全面一流矿井添彩的愿景。为让青年职工在光和热的故乡扎根落户,成立暖心公益红娘服务队,为全矿青年建档立案当“红娘”;联合企事业单位举办联谊交友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缔结姻缘;对于新分大学生员工三年内登记结婚的,每人给予10000元奖励,累计举办各类联谊活动15次,牵手成功的9对新人在“家国同庆、见证幸福”集体婚礼上共同走上红毯,种下属于他们的“幸福树”。
“矿嫂巧手缝纫服务队”用废旧工作服缝制2万余双平安鞋垫、600余副安全袖标、1600副靴套;建成“康美驿站”,“雷锋理发服务队”一剪无忧的贴心+智能健康管理的服务,让职工身心健康更有依靠……在“党旗红”的辉映下,暖心志愿服务以点点微光汇聚时代暖流,将仁爱内化为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力量,倾情打造——我们在一起·温情家园。
在“党旗红”的辉映下,暖心志愿服务以点点微光汇聚时代暖流,将仁爱内化为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力量,倾情打造——我们在一起·温情家园。因“志”而行,因“愿”而动。暖心志愿服务团队在立足矿区、服务社区的同时,积极走向社会,持续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
弘扬文明时代新风,与矿区周边多个乡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系点。开展大型募捐活动,将爱心物资捐给周边贫困山区及甘肃甘南等困难地区。到周边景区开展“大手牵小手”环保公益活动;到敬老院、学校开展心连心公益服务;成立“爱心妈妈”结亲帮扶小组,与周边乡镇困难家庭结对帮扶,以润物无声的大爱,汇聚起向上向善的澎湃力量。“暖心志愿服务文化大篷车”系列活动,走进周边乡镇,通俗易懂的快板剧、歌曲,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在山东省防汛应急演练、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等省市各类大型活动中,一抹抹“暖心红”用行动传递着爱的温度。十年来,累计举办大型公益活动340多次。
不忘初心,为爱同行
从帮扶矿区到辐射社会
从“被需要”到“被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