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业绩和绩效导向,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重点培养业绩突出、思想过硬的青年职工,将他们确定为今后各类技术比武的第一人选,进行单独培训、定向培养,通过“身边的榜样+清晰的目标+成长的方法”三键齐按,彻底激发青年职工学习激情,这是巷修工区四季度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
身边的榜样。该区将张矿军、丁奇等技能大师的事迹、成长之路张贴于宣传栏,成立“身边榜样宣讲队伍”,由工区特级技师姜志新、十佳青年技工王聪等人,开展“我和我的岗位故事、我的成长经历”宣讲活动,让他们结合自身经历,通过个人劳动、成长故事,激发全区职工“珍惜岗位,努力进取”思想。“原来听过一些技能大师的事迹,总感觉太遥远,但自从听完身边工友的事迹后,我深受启发,今后一定要求自己,立足岗位,刻苦学习,争取早一天也成为响当当的技能大师”!职工王亚东这样说到。
清晰的目标。该区建立青年人才定向培养名单,按“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专业不同进行分类培训、精准培养,让每一名青年职工的成长规划都清晰可见。通过这种模式,每名职工“个人技能鉴定、参加技能比武”相关标准和要求一目了然,这种“结果导向、提醒督促”的方式彻底激发了职工主动学习业务技能的热情,制定“技术比武、创新成果、小改小革奖励办法”,成立技术比武交流学习群,确定每个工种的比武成员,为职工成长、学习、交流创造了优秀的成长环境。
成长的方法。根据工区生产实际,该区详细制定导师带徒方案,通过1+N的方式,充分发挥特级技师、高级技师言传身教作用,为“我要学、我想学”的青年职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分“掘进、防冲、机电”三个专业,将培训内容和学习重点做成视频或PPT,上传职工培训群和技术比武交流学习群,给热爱自学的职工提供服务和便利。
“如今赶上好时期,矿上大力鼓励人才培养,工区开辟职工学习成长‘绿色通道’,现在想学什么,怎样学都一清二楚,我一定要像姜老师要求的那样,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精益求精,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生产骨干和技能人才,贡献矿山成就自己”,青年职工刘辉信心满满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