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生产服务中心:让自主改善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 侯婷婷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6日   来源: 鲍店煤矿
“小侯,我那个改善项目弄好了,你有空去看看吗?”生产服务中心电修组的吴师傅对市场化核算员小侯说。
“好呀,正好你们组的郑师傅也有一个改善项目,我过去一起看!”小侯回道。
这是发生在生产服务中心班前会前的一个小插曲,也是该中心自主改善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出击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随着人员陆续退休,生产服务中心面临人员紧张、生产压力增大等挑战。面对压力,该中心果断决策,深入推行自主改善精益管理方法,积极倡导“人人都是改善者”的精益理念,鼓励每一位职工参与到创新、改善工作中来,发现工作中的浪费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该中心依托王燕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技改小组,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在机修厂电修车间精心打造了“电气理论培训+实践”场地,为职工搭建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站式学习实践平台。

加大自主改善精益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班前班后会、钉钉工作群等多种方式,让职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主改善的意义和价值。在车间设立创新创效成果及自主改善项目展示平台,增强技改职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更多职工的改善热情,在厂队间、班组间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如今,在生产服务中心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职工们忙碌的身影,创新的“火花”在每一个岗位迸发。
电修车间的“可移动式设备推拉存放架”,从动念到研讨再到形成,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实现了车间立体空间的充分利用,极大地优化了设备存储空间,提高了空间使用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修旧利废车间的“自制皮带分条机横切工艺的改进”,解决了纯人工切割皮带费时费力的问题,加工效率提升两倍多,极大提高了职工作业安全系数,每年创效226万余元。
铆焊车间的“等离子切割机器人气源含水消除改造方案”,彻底解决压缩气体含水问题,提高了等离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一次性节约等离子设备后期维修费用约15万元。
“看到工友们能够主动参与进来,提出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想法,并且能够真正落地见效,我感到非常自豪。”技改小组成员、兖矿能源二级技能大师刘清林激动地说。
“自主改善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更让大家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的力量。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化自主改善工作,不断激发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生产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