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服务中心车队在车辆租赁打出“组合拳”,通过实施租赁车辆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车辆使用效率与成本效益。
制度先行,扎紧租赁“铁篱笆”。该队彻底梳理租赁流程痛点,出台《外租车辆管理实施细则》,构建从需求申请到最终结算的闭环管理体系。该细则以“必要性”为第一原则,明确规定非生产必需、内部运力可调剂的情况,一律不予租赁;严格设定车型、排量、租赁周期上限,超标申请需经多级严审;引入竞争机制,供应商库动态管理,确保价格透明合理。租赁制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从源头上杜绝了租赁随意性。
技术赋能,动态监管“无死角”。该队为所有租赁车辆过程化统一管控,“车辆是否按审批路线行驶?是否存在异常停放?行驶里程是否与合同一致?”管理员全过程监督,对比申报路线与实际轨迹、合同里程与车载数据,发现偏差即时处理。规避压缩租赁车辆“跑私活”“虚报里程”的操作空间,让每一公里都在阳光下运行。
考核倒逼,压实责任“动真格”。该队将租赁成本管控成效归入月度绩效考核,设立“租赁费用占比”、“异常使用率”等硬指标。每一笔费用都关系到‘成绩单’,审批时自然慎之又慎。”严格的考核机制成功将成本意识层层传导,形成了“谁使用、谁负责、谁管控”的良性循环。
成效显著,成本“瘦身”见真章。新规实施以来,车队月度平均车辆租赁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5%,租赁车辆平均闲置率降低2个百分点。中心负责人表示:“拧紧车辆租赁这个‘阀门’,是车队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关键一步。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保障生产的刀刃上,为中心整体降本增效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