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山能2022》综述 ① | 山东能源“三项制度”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作者: 刘佳 杜娟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05日 来源: 山东能源


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一直是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痛点。2022年1月17日,山东能源集团三项制度改革暨人才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一场解决制约企业发展并覆盖全领域的改革全面打响……

▲山东能源召开三项制度改革暨人才工作会议
消除“痛点”并非易事。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体量大、整合任务重等挑战,山东能源以“人”的问题破局突围,牢牢牵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稳步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体系架构。两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如兖矿能源、云鼎科技、营贸公司等落实三项制度改革的经典案列。他们通过创新岗位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用人管控模式等方式,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山东能源集团坚持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革故鼎新的突破口,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提升效率效能,为干事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要以干部人才队伍统领挂帅,在机关机构改革、产业区域整合、干部人才建设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2年1月17日,山东能源集团三项制度改革暨人才工作会议上,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老牌国企,山东能源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人员冗余负担重,如何解决人员的“上”“下”是整个三项制度改革中的“难点”。山东能源突破以往惯性思维,一把尺子量到底。由集团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对16家二级公司、112家三级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考核。一场全员参与的人事改革就此展开。中层管理干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现岗位共101人,其中降职、免职36人;一家二级公司领导班子因年度考核为“较差”被解散重组。
▲兖矿能源召开2022年人力资源和精益化市场化推进会
“像我们兖矿能源,先后组织了安全生产、经营、财务、党群专业人才库选拔,各级单位部门正副职竞聘上岗比例达66.2%,所属单位竞聘上岗制度覆盖率达到100%。本部矿井矿长平均年龄由44岁降至42岁。目前,本部矿井80后班子副职占27%、70后占67%。” 山东能源兖矿能源负责人介绍到,这一串串数字说出来简单,但是过程却没有那么简单。为了进一步落实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兖矿能源坚持规范提升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率先在省属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在新管理口径下,34家各级子公司和13家分公司实现了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兖矿能源以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改革典型案例,“双百企业”改革工作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评为A级。实际上,兖矿能源在“干部能上能下”改革上的举措,也是山东能源“三项制度”改革的缩影。
▲山东能源在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优秀国有企业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我们大力发现培养选用优秀年轻干部,通过“上挂下联”优化领导班子“70、80、90”年龄段人员配备,同时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训,共选派144人赴浙江大学、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参训。权属企业通过竞争上岗选拔管理人员累计占比62.8%,管理人员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占比达5%。”山东能源集团党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众所周知,因为涉及“帽子、位子、票子”,三项制度改革一直是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痛点”。除人事制度改革外,山东能源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同样大刀阔斧,只有敢“动真碰硬”,让员工能进能出才能破冰前行。以权属单位云鼎科技为例,该公司不断深化市场化用人管控模式,打破“论资排辈”壁垒,全员推行岗位化管理,搭建“管理+技术”双晋升通道,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兖矿能源赵楼煤矿对一般管理技术岗位进行公开竞聘
云鼎科技赵金娥是今年通过公开选聘和竞聘上岗来到新的岗位,目前担任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监。新的岗位让她压力十足又充满信心。“改革给了我一次机会,我想在这个岗位上干出点成绩”,她说。今年以来,云鼎科技以搭建人才团队,畅通员工“进”的通道为主要工作重点,开展了“人才盘点”,构建了人才标准模型和胜任力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市场化招聘,组织山东能源内部招聘2次,各类市场招聘面试140余场次,市场化引进员工64人。
▲青岛中兖市场化引进的钢材专业团队
除此之外,山东能源营贸公司按照“精简高效、配置优化”原则,引进专业人才100余人,引进煤炭、期货、铁矿、钢材、化工等10个成熟团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郭玉新动力煤期现团队是营贸公司引进的专业化团队,两年来共创效1.5亿元,成为行业翘楚;贾卓玮是营贸公司引进的专业人才,现担任运营总监,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物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贸易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贸易业务管理办法》等10余项业务制度,搭建起先进贸易业务管理体系,各项指标均出现稳步增长。同时,该公司推进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加大经营业绩考核力度,及时辞退经营业绩差、业务能力低的市场化团队,先后共有6个团队淘汰退出,10名业绩末位人员淘汰退出,打通了“能进能出”通道。
▲营贸公司专业团队面试评估,把好人才入口关
云鼎科技、营贸公司的改革举措只是山东能源集团三项制度改革的花海一瓣。通过多轮高管选拔、中层竞聘,市场化选聘,山东能源向广大干部职工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员工干得好就“有凳子坐”,干不好就“没凳子坐”。今年,通过市场化选聘,山东能源不断畅通了员工“进”的通道,市场化引进高端人才60人。除此之外,山东能源持续强化控员提效,明确指标,细化考核。三项制度改革以来,精简分流各类用工四万余人。实施井下劳务派遣用工清退转招,清退井下劳务派遣用工8681人、转招8163人,清退井下劳务分包队伍48个3900人,井下劳务派遣用工全部“清零”,实现合法合规用工。“英雄不问出处”,山东能源不唯身份、不唯年龄、不唯学历,重实绩、看贡献,以员工能进能出带动企业新发展。“雷声”够大,“雨点”砸不砸人?这场三项制度改革引发了山东能源广大干部职工的关注和热议。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这场改革到底是动真格,还是走过场?尤其是在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山东能源下了很大的决心。

▲新疆能化新疆煤化工后备干部人才库选拔面试
在山东能源新疆煤化工,为激励管理骨干、核心技术人员以及优秀技能人才,该公司采用超额利润提成方式进行中长期激励, 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通过实施中长期激励计划,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将管理技术骨干的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业绩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对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兖矿能源将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能源集团实施了中长期激励的共有22家单位,其中兖矿能源、兖煤澳洲、新风光、山东玻纤等4家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期权激励,东华建设所属1家权属企业实施项目跟投激励,上海中期、营贸公司等所属2家权属企业实施虚拟股权激励,新矿集团、淄矿集团等所属14家权属企业实施超额利润提成激励,临矿集团所属1家权属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激励。自实施中长期激励以来,受激励的单位业绩保持良好增长,核心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持续受到激励,稳定性增强,成为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的重要工具。此外,山东能源推进各级企业逐步优化薪酬结构和分配机制,引导薪酬资源向省外艰苦地区、向生产一线岗位、向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流动。目前驻外艰苦地区人员的工资水平达到同职级人员的1.5倍以上。三改破局,三载向新。在三项制度改革推动下,山东能源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任重道远,行百里者半九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胜收官在即,山东能源集团将持续落实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工作要求,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以改革之力激活国企春水,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刘金华 编审:刘佳
审核:李振鲁 审签: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