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技术技能比武丨赛场砺锋芒 技能筑根基
作者: 焦超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6日 来源: 鲍店煤矿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要先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再拔销、拉管、对准根部喷射……”这是近日,鲍店煤矿在泰和公寓举办消防监测工实操比武时的场景。
今年以来,该矿紧扣“以学习为基础、以练兵为保障、以竞赛为载体”主题,全面铺开2025年全员技能比武实操比武,将技能比拼与安全生产、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在全矿职工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为确保全员技术技能比武活动落地见效,该矿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员技术技能比武领导小组,下设比武办公室及技术技能、资格审查、监督检查等六个专项工作组,形成“矿井统筹、专业负责、岗位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从理论题库编制到实操评分标准制定,每个环节均经过多轮论证,确保“全员参与、分类竞技、公平公正”。
在氛围营造上,该矿通过电子屏循环播放“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等标语,在网站、微信订阅号开设专栏,推送比武动态与特色亮点。洗选发运中心的“故障诊断擂台赛”、机电工区的“老带新实操特训”等鲜活案例,让比武氛围渗透到矿区每个角落。
“60分钟内完成V型坡口板对接立向上焊,焊件固定高度0.8-1.3米,全程站立操作且不得挪动焊件!”
8月20日,生产服务中心铆焊车间内,63名电焊工围绕严苛考题展开较量。焊枪触碰钢板的瞬间,滋滋声不绝于耳,选手们屏气凝神调整焊枪角度,力求焊缝无咬边、不变形。“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电焊工技能比武,心里还是非常紧张。在与电焊高手的同场比赛中,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对自己的技能提升帮助很大。”生产服务中心职工徐雷表示。
8月28日,热害治理车间的热力运行工比武同样紧张。参赛选手左手扶瓶颈、右手捏吸管,将药剂精准滴入锥形瓶,既要保证仪器使用规范、无溅液,还需在10分钟内完成操作。“每一滴都关系到热害治理精度,比赛标准就是日常工作标准。”裁判组负责人王忠介绍。
在东提升机车房,23名主(副)井提升机司机的考核更显“硬核”。他们需在提物模式下,将绞车从0水平精准操作至-430水平,于200米处停车并在100秒内举手示意。“从来到机电工区工作后,我每年都会报名参加这项比武,通过比武活动,我的业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山东能源杯”首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主副井绞车司机比赛第一名获得者陆艳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参赛司机的心声。技能比武已成为职工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56岁的老司机刘国田则在操作中展现出20年积淀的沉稳,“看到年轻人的冲劲,我更要跟上技术迭代的步伐。”
这场全员比武不仅是技能的“竞技场”,更是人才的“孵化器”。鲍店煤矿将比武与人才培养深度绑定,对连续两届获同一工种第一的选手授予荣誉称号,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已有42名选手通过竞赛实现技能等级破格认定。
2024年以来,该矿通过“培训—比武—创新”闭环体系,累计开展岗位培训1826人次,孵化出《废旧皮带切割机的研制》等50多项创新成果。
作为矿井生产关键环节,洗选发运中心更以比武为契机,创新推出“标准先行、训战结合、全员覆盖”三举措:建立职工“一人一档”,编制量化评分标准;打造“10分钟微课堂+专家辅导+老带新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累计培训32场次;开展“岗位练兵先锋榜”评选,职工自主参赛率达98%,形成“人人学技术、岗岗练本领”的生动局面。
“比武不是摆擂台,而是搭平台。把隐患当考题,把现场当赛场,才能真正把‘零事故’写进每一道工序。”机运工区区长周琛表示,该工区建立常态化技能培训与竞赛机制,定期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攻关”等活动,鼓励职工钻研业务、提升技能,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工队伍。
该矿以全员技术技能比武为抓手,充分发挥职工技能优势,学业务、比技术、提素质,不断锤炼队伍作风、提升能力本领,培养锻造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