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鲍矿时讯

健康科普 | 隐翅虫科普小知识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2日   来源: 鲍店煤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隐翅虫

会飞的硫酸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家好,我是隐翅虫,外形似蚂蚁,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 我的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腐蚀性很强,堪比硫酸,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图片

隐翅虫的习性与活动规律

图片


图片


.隐翅虫(又称“会飞的硫酸”)每年6月至9月为隐翅虫活跃期,尤其雨季活动频繁。

昼伏夜出,喜潮湿环境,常见于草地、枯枝落叶堆、河边草丛、石块下及垃圾堆周边。  

趋光性;夜间被灯光吸引,常飞入室内或围绕光源盘旋。  

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被称为完全变态。雌虫可以多次交配,产卵期持续很长时间,可以断续地产卵,每天产下2-6粒卵,最多可达到23粒。成虫的寿命可以达到六个月。   

图片



图片

隐翅虫的危害与致病机制

图片



1

毒液特性

图片



▲虫体各段含强酸性毒液,接触皮肤后可引发隐翅虫皮炎。 


注意:隐翅虫飞到人身上一般不会主动叮咬,但如果对虫子进行拍打或挤压强酸性毒素就会释放,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可以将其轻轻吹落或抖落。



2

临床症状

图片


初期:接触部位出现条索状、点状红斑,伴灼痛、瘙痒。  


进展期:红斑发展为水疱、脓疱,甚至糜烂、坏死,严重者可能发热、淋巴结肿大。  


长期影响: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疤痕,若毒液入眼可致角膜损伤甚至失明


图片



图片

不想被隐翅虫“盯上”?

如何做好防治措施

图片


图片


图片

1.环境管理

图片


清除孳生地:定期清理房屋四周杂草、朽木、垃圾堆,保持室内干燥整洁。  


物理阻隔:安装纱窗、纱门,夜间关灯或使用低亮度光源减少吸引。  



图片

2.个人防护

图片


▲外出防护:到郊野、公园时穿长袖衣裤,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虫剂。

 

▲睡前检查:检查床铺,避免压碎藏匿的隐翅虫。 



图片

外出游玩时应急处理方法

图片
图片


1. 虫体接触皮肤时  

切勿拍打和搓捻:立即用嘴吹、抖动衣物或借助工具(如纸巾、树叶)将虫体移除。

 

清洗中和:第一时间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碱性肥皂水或4%小苏打溶液反复冲洗接触部位,以中和酸性毒液。  


2. 毒液沾染后的处理

避免扩散:切勿用手触碰其他身体部位(尤其是眼睛)。

    

药物干预:如有不适和出现大面积皮损、溃烂或全身症状(如发热),立即就医。 切不可使用偏方,自行挑破水泡,以免加重病情。  


图片

隐翅虫虽小,

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危害不容小觑!

了解其习性、

预防毒液接触,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