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廊一景践初心,一步一悟促实干。
步入鲍店煤矿,一条崭新的党建文化长廊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一大批职工驻足观看、打卡拍照。
在这里,图文并茂的展板、铿锵有力的标语、沉浸式的观摩体验……生动讲述了鲍店煤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火热实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云端打卡”,解锁不一样的党建学习新体验。

步入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这一醒目的“开门”标语,让每一位步入其中的党员干部都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实现精神“充电”;也为整个党建文化长廊奠定了宏大的叙事基调,精准揭示了鲍店煤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这条党建文化长廊,正是鲍店煤矿党建史的立体呈现与深情回望。
长廊两侧,“筑基固本、创新赋能、提质跃升、全面一流”四大阶段主题展板依次排开,清晰勾勒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矿井改革发展的坚实足迹与奋进征程。

回溯“筑基固本阶段”,鲍店煤矿敢为人先,在全煤系统率先开展六好区队建设,深入实施“1114” 党的建设工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艰苦创业的磨砺与攻坚克难的硬仗中充分彰显,为矿井发展筑牢根基。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步入“全面一流阶段”,鲍店煤矿党委与时俱进探索推行数智党建模式,实施党建现代化管理,持续深化“一区两岗三队”创建,精心锻造“码上办”“中药疗法”“三个主题日”等党建特色品牌矩阵,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真正将独特的党建优势,转化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继续向前走,“3.1415”党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展区以清晰的逻辑,生动诠释了党建工作从“传统经验”到“现代科学”的深刻变革。
“3.1415”是圆周率,也是鲍店煤矿党建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内容。
从起点绕圈回到起点,才能画好一个圆。“3.1415”党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像圆周率一样,始于初心、终于初心。
从不断深化“一轴双翼”党建工作模式,到大力开展“一区两岗三队”创建;从持续深化“1356”执行文化,到开展“争做问题解决者”主题活动;从发挥“三个作用”到打造品牌矩阵;从实施新一轮“10+N”惠民工程,到升级“码上办”服务平台……

这一项项实打实的工作、沉甸甸的成果,源于鲍店煤矿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就是有形的生产力”,锚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目标,坚持“稳产量、增效益”,最终落实到全力保障生产接续正常稳定。


长廊两侧陈列着凝聚鲍店人初心和力量的励志名言,这些不仅仅是口号,更像是一面面镜子,映照出鲍店人的精神底色。

“让党员成为骨干,把骨干发展为党员”——这是组织血脉与事业栋梁的深度融合,是信仰之光与实干之力的交相辉映。
“党员在哪里,哪里就是先锋岗”——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千米巷道,在采掘一线,在技术攻坚的现场,那闪亮的党徽就是最醒目的安全标识、最可靠的攻坚堡垒。

“想轻松、不放松”——简单的六个字,道出了煤矿人特有的坚韧与担当。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繁重的生产任务,鲍店人思想上渴望片刻闲暇,但肩上的责任从未卸下,手中的标准从未降低,安全的警惕从未松懈。这是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是一种“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的职业操守。

长廊两侧陈列的,不只是铿锵的语句,更是一代代鲍店人用汗水、智慧铸就的精神丰碑。
这些话语,如同巷道里不灭的矿灯,照亮来路,也指引前程,将奋斗的火种传递给每一个后来者,汇聚成推动矿井走向更加辉煌未来的磅礴力量。

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听得见的号角。
在长廊的尽头,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一幕幕奋进的场景随着文字铺展开来。
真情服务的暖心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融合创新的综采二区党支部,党的二十大代表张矿军、创新领航的生产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王燕以及精益求精的“行业能手”通防工区辛程……

一张张照片定格初心,一段段事迹凝聚力量。这些党员先锋与先进党支部,如同照亮前行之路的灯塔,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奉献践行使命,激励着每一位鲍店人,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奋进动力,在各自岗位上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从亮点到体系,鲍店煤矿党委一直在努力。他们将一个个党建“创新点”串联成“工作线”,进而编织成与安全生产、精益管理、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的“保障网”,通过系统化布局、制度化推进、品牌化塑造,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