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暖心志愿服务
暖心鲍店

【和美鲍店人】周朋云:领军深耕,在创新创效的沃土上

作者: 周广琦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6日   来源: 和美鲍店
catch_619442031676a
鲍店矿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是专门为攻克辅助运输专业疑难杂症而设的,成员都是来自基层的“大老粗”,但是,他们近些年来却创出五项国家专利,连续两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创新工作室,两名成员被评为“齐鲁首席技师”,在刚刚结束的“山东能源杯”首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总结表彰暨第一届山东能源集团首席技师命名大会上,该工作室入选第一届能源集团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创新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留下的更多的是汗水、是付出。
 
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周朋云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运搬工区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信号工,和其他人一样,每天也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老周平时就爱琢磨、好学习,别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他都能手到病除。”班组同事这样评价他。凭着这股劲,他很快取得了高级技师资格。

}Y[7VXOLUR_J7AV@[A%@QR1

2015年煤炭行业遭遇寒冬,公司大力推行“双创”活动打响了生存保卫战,鲍店矿快人一步,建成了集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技能实训、学习交流、成果展示“六位一体”的“双创”基地,随后选拔了一批技术水平高的职工充实到这里来,其中就有周朋云。2016年被集团公司命名的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从此,他们踏上了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的道路。“能成立工作室,我连想都不敢想,感谢组织信任,今后一定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周朋云激动地说。
每天不在现场就在去现场的路上,是工作室成立后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经常围绕现场问题开展头脑风暴,“有时临睡觉了突然有新的点子,就直接挨个打电话征求意见。”周朋云说,为了取得最佳设计效果,挣得面红耳赤那都是家常便饭。仅一年时间他们就完成了三十多项创新成果,直接创效六百余万元。“我们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如果一天能有48小时让我们搞创新就更好了。”工作室成员朱玉海说。

203_0365

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鲍店矿副井上下井口推车机一直存在震动大、噪声大的问题,长年以来成为危害现场职工职业健康老大难问题。矿上把这一技改工程交给了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正式创新项目,当时压力很大。”周朋云说。
他们坚持每天在推车机附近写实,不知围着推车机转了多少圈,也不记得跟着推车机走了多少趟,用矿灯照遍了推车机每一个部件,有时直接趴在地上观察推车机每一次动作,分析、研判每一处噪声源,尽管一天下来耳朵被虢的嗡嗡响,但他们没有放弃,甚至从废弃的材料堆里翻出旧推车机拿到桌面上“解剖”,渐渐地问题浮出了水面,通过查阅资料、联系厂家和再一次面红耳赤争辩后,决定采用高强度聚氨酯材料,并对各转动部位销轴添加尼龙套方式降低噪声,经过反复测试,革新后噪声低于国家职业健康标准20%,有效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

推车机的改造拉开了辅助运输系统升级的序幕,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为了焦点。“有难题就找周大师工作室”的口头禅在矿上流传。之后他们还多次被兄弟矿井聘请做技术指导和现场处理故障,业务时间他们还凭着手中的“绝技”主动承担了医院维修转椅,洗车店改造洗车机,革新运煤火车轨道上的推车器……创新已经成为了他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_79A0121

打造辅助专业最强团队
近年来,乘着“双创”的东风,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瞄准“为矿井创效益、为职工减轻劳动强度”的目标,把现场能改的项目改了个遍。
建矿之初,出于安全考虑,鲍店矿五采三轨和1305猴车运行装置控制室被安设在上车场,年龄偏大不便从事其他体力劳动的职工被安排在这里看护运行,可是只要遇到矿上大型检修后需要恢复猴车运行的时候,他们都要在15度上山上步行1000余米才能到达控制室,坡陡、路远、地滑让职工抱怨连连。
他们通过对两部架空乘人装置电控及机械系统改造,创新增加了自动开停功能,实现了无人值守,仅此一项全年为矿节约资金投入65.7万余元。他们还多次被兄弟矿井聘请做技术指导和现场处理故障,帮助其他单位解决生产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