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暖心志愿服务
暖心鲍店

【和美鲍店人】孙强:烟火为伴的厨艺人生

作者: 李蔓华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7日   来源: 兖州煤业鲍店煤矿

微信图片_20211117184202_副本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金盘空”。在鲍店矿,有一位厨艺精湛的美食大师,他叫孙强,是后勤服务中心外宾招待所的一名普通职工,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光头强”。

“下班了,走,便民小灶一溜,看孙强做什么好吃的了!”这是头些年孙强还在食堂便民窗口工作时,工友们挂在嘴边的常话。“只要孙强上班的当天,食堂营业额噌噌上窜!”职工食堂负责人司亚军至今依旧啧啧称赞。

烟熏火燎初心味

外宾招待所厨师班平均年龄在48岁以上,而今年只有38岁的孙强算是这里最年轻的厨师了。在矿区厨师这个岗位,一般都是年纪大点的人的“菜”,年轻人每天围着锅台转总觉得少了些体面。冬天火烤,夏天烟熏,要紧要忙时衣服上都能拧出水来,还要忍受噪音、油烟、蒸汽,而且节假休息日也不固定。然而,孙强自2000年在肥城技工学校中式烹调专业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厨师岗位。这期间他曾谢绝领导的赏识与高薪岗位的邀请,他的妻子也一度不能理解。孙强却说:“人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否则什么也干不好,我学的是厨师,我就要干好厨师!”凭着对职业的热爱和对厨师工作的执着,孙强守着锅台一转就是20年。火烤烟熏,他从未后悔过;热油高温,他也没退缩过。

“当厨师的人都知道,想要当师傅先要做徒弟。刚入职的那两年,孙强每天跟在我身后打杂‘跑龙套’,他非但没有半句怨言,反而将我说的话拿小本子记下来,哪怕是我随口一说的话,他都记录下来”,孙强的师傅严军介绍说,“后来他又买了一个小型录音机把我的话录下来,走到哪听到哪。我身边有那么多厨师,有自己带的也有一起共事的,从没见过像他这么刻苦,无论他获得什么成绩、取得什么成就,都不足为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379A2113_副本

苦练技艺乐不疲

“厨师这项工作很平常,但要做出一手好菜,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只有中技文化的孙强,深知在学校所学知识已远远赶不上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餐饮需求。于是,他专门买来和烹饪有关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煎、炒、烹、炸、炖、卤、凉拌,每一道菜每一项工序都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而烹饪过程中火候的掌握更是菜肴烹制的关键因素,九沸九变、时徐时疾,要根据原料的性质掌握成熟时间的长短,再配以不同的加热方法,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2秒之差大相径庭。就为了这“多2秒”还是“少2秒”,孙强把自己关在厨房,一次又一次尝试,一回又一回揣摩。在他刻苦的学习钻研下,熟练掌握了各派系名菜要领,炉火纯青的技艺与烹饪手法远远超出同行人。

做好菜难,创新菜品则更不容易。在传统饮食向健康饮食逐渐演化的今天,本着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孙强利用科学合理的膳食理论在创新菜上苦下功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一次比赛都是学习提升的好机会,在与同行们的过招中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开阔眼界提升技能,孙强积极参加各项中式烹饪大赛,潜心向同行们学习请教。同时,他通过各类学习软件上网搜集,认真浏览阅读全国各大菜系的精华特色,取百家之长为己所用,尽可能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9年集团公司第八届职工技能技术比武中,孙强推出的“灯笼鞭球”“梅花鱿鱼”,以精湛的刀工辅以艺术美感的造型,配合滑、蒸制等多道工艺,以及对火候的极其精准把控,保持了食材鲜美的口感和丰富营养,为参赛现场奉上了一场技艺绝佳、观感丰盛的现场“展演”,更是以其层次饱满、入口绵长的口感惊艳和征服了评委,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力压群雄斩获中式烹饪师比武第一名的桂冠。

379A2140_副本

煎炒烹炸调人生

“做菜就和做人一样,要实实在在,无论你把菜式摆设得如何花哨,菜该是什么味还是什么味。” 当问及作为一名厨师有何感想时,孙强呵呵一笑说。接触过孙强的人,对他的评价大多就两个字——实在。拥揽荣誉与掌声的孙强,在单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同事争名利、争长短。同事们谁有难事、烦心事都愿意跟孙强唠唠。只要能帮上忙的,孙强总是尽心尽力做好。同时,作为兖矿工匠之星,他积极为兖矿技能人才培训贡献力量。从切菜配菜到烹调煎炒,从营养搭配到出菜品质,孙强总是慷慨相授、耐心教导。徒弟小续经常挂嘴边的话就是“俺师傅说了,专业技术是练出来的,想学技术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一口气可吃不成胖子。”

除了做得一手好菜,孙强的个人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曾在2016年枣庄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以第一名的绝对实力赢得金牌。同时,他还是邹城市各类长短跑、马拉松比赛的常客和佼佼者。

“近几年来,不管是在矿区还是在公司,甚至是在省市级各类比赛比武中,只要他参加就一定会获奖”,曾经的同事小梁这样说。山东省优秀青年厨师、山东省旅游饭店行业“金奖烹饪名师”、兖矿工匠之星、优秀技能人才······一项项荣誉,见证了孙强从一名普通职工到一名工匠大师的成长历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作为一名厨师,孙强用实际行动解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古训;作为一名青年职工,他把对职业的热爱化作无穷的动力,则告诉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哪里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