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等的个头,胖乎乎的脸庞,一副近视镜后长着一双不大却炯炯有神的眼睛,朴素的外表掩盖不住天赋与才华。2017年8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矿选煤中心,2020年3月提任选煤中心副主任工程师,成为矿最年轻的副科级管理人员。先后荣获原兖矿集团“优秀高校毕业生”,矿道德“十佳”个人、“创新创效先进个人”、第七届“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有人感叹他是幸运儿,殊不知这背后付出过多少心血和汗水才成就了现在的他。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范旭阳。
宝剑锋从磨砺出
当有人还在调侃90后时,年轻的范旭阳已在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着……
2017年,这个刚刚大学毕业还不到21岁的年轻小伙,满怀憧憬地来到了鲍店煤矿选煤中心。在随后的一年见习期,他无时不跟在师傅后面,穿过条条皮带走廊,摸遍台台电气设备。当其他同事还在聚会刷抖音时,他却挑灯夜战钻研选煤工艺流程和设备原理,将各个系统工艺、设备参数熟记于心。
近年来,随着洗选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广运用,为了尽快掌握熟悉新设备的原理、构造,他总是穿着工装不怕苦脏累走在技术改造最前沿,从技改方案的讨论、技术规格书的编写到新工艺、新设备的安装现场,再到系统设备调试运行,无处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积极向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请教交流,钻研设备的性能、原理和易发生的故障、维修方法等,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不到一年,这个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年轻小伙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年以来,兖州煤业大力推行智能化选煤建设,为保证建设项目早日投入使用,范旭阳和智能化建设小组成员经常加班延点至凌晨。结合原有工艺和设备实际情况,他对智能化建设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智能化建设和验收相关标准流程,并逐条对标,确保建设内容和实施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更好地保证介质粉供货质量和降低介质粉单耗,他参与制定了磁铁矿粉技术规格书及介质粉消耗管理考核办法,全程监督介质粉供货到介质粉采制化过程,保证介质粉技术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今年5月份出现介耗较大的问题,他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现场排查寻找跑介源头,及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保证了介耗在合理区间,有效减少了介质粉单耗,降低了材料费用支出和选煤成本。
工作之余,范旭阳还善于总结经验教训。2020年10月,他牵头编写了兖州煤业选煤专业“煤泥减量”工作现场会汇报材料。2021年,兖州煤业选煤专业总工程师大讲堂交流活动中,他先后以《降低煤泥产率的方法及效果》和《粗煤泥TCS分选技术》为课题分别在济三煤矿和鲍店煤矿进行专题汇报和技术交流,得到了兖州煤业选煤管理中心和各矿选煤专业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结合生产实践和技术改造经验,他还先后发表《重介质选煤过程中介耗控制方法的探索》《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浅谈鲍店煤矿选煤厂原煤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种新型无动力除尘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等多篇论文。
领异标新二月花
创新,是范旭阳最鲜明的工作特点。他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技术人员,只有进行有效的技术革新,有针对性地改造设备和生产工艺,让设备发挥出最大效能,才是自己最高的追求。
2020年以来,他先后参与实施煤泥水系统两段浓缩改造和粗煤泥TCS分选系统改造,通过对煤泥水处理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煤泥水完全分级回收、从煤泥中回收部分混煤的目标,大大减少了尾煤泥产量,同时提高了混煤量,提升了矿井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增加粗煤泥分选系统,完善了洗选工艺,实现了从粗煤泥中回收部分精煤的目标,有效提高了精煤产率和产量,助力了选煤中心洗选创效水平大幅提升。同时,他参与编写配煤自动化改造等项目技术规格书、制定生产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等,先后荣获矿“双创”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矿第十二次科技大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他本人荣获矿2020年度“创新创效先进个人”称号。
2020年3月,范旭阳被委以选煤中心副主任工程师重任,主要负责选煤工艺技术管理。面对重介、浮选等多套生产工艺和上千台(套)设备,他再次踏上了新征程,以实干扛起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彰显着新时代选煤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