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暖心志愿服务
暖心鲍店

【和美鲍店人】孔国锋:扎根煤海写担当

作者: 单涛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02日   来源: 和美鲍店

他攻坚克难,带领团队攻克大角度旋转开采技术;他专注安全,带领区队连年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他注重人才,打造了一支懂生产、精技术、强素质的过硬队伍;他潜心钻研,发表《煤矿机械设备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等多篇论文。他,就是生产准备工区“掌门人”孔国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采煤人的责任与担当。
 
技术革新有“高招”
2019年,7302智能化综放工作面调试生产。工作面开采初期为36度的扇形工作面,旋转角度大,现场条件复杂,为公司首个大角度旋转开采面。
面对陌生的旋转开采工艺,时任综采二区技术主管的孔国峰,主动把技术攻关的重任担在肩上。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一路摸索前进,前期按照既定的“虚心”开采方案进行开采。可推进不久,因液压支架角度与前部运输机角度呈16度,造成运输机下滑,与转载机搭接距离增加,继而造成转载机接不到煤。这下难倒了所有人。
孔国锋连续几天紧盯生产现场。每推一栋运输机,每过20个支架,他都亲自测量运输机角度,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交流探讨,摸索旋转开采的支架与运输机角度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积累大量数据后,经过精确推算,他大胆提出将“虚心”旋转开采方案更改为“实心”开采,以机头为圆心,机头不进刀只割通,不拉移支架,机尾循环进6刀。同时,为防止支架“咬架”“挤架”和运输机“上窜下滑”,采用从机尾侧单向推溜、定制加长推移连杆、灵活运用侧护板和底调千斤顶等措施,顺利高效平稳地完成旋转区域的开采。
作为集团公司大角度旋转开采技术的首次应用,该工作面多回收煤炭资源60多万吨,创造价值3亿元。同时,优化了采煤工作面安装工艺,改变了以往“刀把”式开采,为公司旋转开采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安全管理有“诀窍”
2020年,因工作需要,孔国锋调任生产准备工区主持工作。该工区点多线长面广,而且人员较为分散、安全管理难度大。
孔国锋坚持把安全管理作为立区之基,制定区队“网格化”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班组、每个头面。班组和区队为“网”,每个人为“点”,构建了“责任到人、覆盖到底、辐射全面、共保安全”的安全包保网络。
孔国锋很注重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创新开展“一看、一想、一讲、一课”的“四个一”安全工作法,助力区队实现安全生产“零隐患、零违章、零事故”。“一看”即定期组织全员学习观看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将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想”即作业前要预想本次作业过程的风险点和躲避防范措施;“一讲”即让违章者在班前会上讲自己违章的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一课”即每周为全员上一节安全课,引导鼓励大家学技术、练本领、挑担子。
“工人干不干,全看领头雁;队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孔国锋坚持走在前、干在先。2020年9月份,矿井接续任务重,采煤、掘进工作面搬家换面频繁,生产准备工区同时为3只安撤队、4个工作面提供安撤服务。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形势,孔国锋率先带头冲在最前线,抢在最前面,以“白+黑”“5+2”的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实际行动,带领全区职工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劲,仅用4个月时间,高效完成4个工作面的安撤任务,有力保障了矿井的生产接续。
 
人才培养有“秘籍”
“我要感谢孔区长对我的关爱和培养,来到生产准备工区一年多的时间,我不仅学到更多的采煤经验,还掌握了机电知识,更在区队技术管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年仅28岁的技术员徐雷激动地说。
主持生产准备工区工作以来,孔国锋发现职工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岗位技术人员出现严重断层。他提出实施青年职工培养计划,充分发挥青年职工优势,不断给青年职工搭台子、压担子、教法子,采取“学、练、比、考”等多种措施,开展“一对一”导师带徒“传、帮、带”,理论知识讲解与岗位操作实践相结合,助力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在矿首届安全技术措施讲评大赛中,该工区技术员徐雷、刘延涛分别取得综采专业和综机专业第一名。
今年8月份,“山东能源杯”首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综掘机司机技能比武在我矿开赛,该工区综采车间承担这次比武场地的筹备工作。孔国锋带领着平均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10名职工,利用周末时间加班进行现场准备,仅用20天就完成了场地布置工作,确保了技术比武的顺利进行。
今年以来,生产准备工区先后荣获矿“安全诚信优胜单位”“六好区队”“过硬党支部”等称号。孔国锋获得矿“道德十佳个人”、煤业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