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鲍店煤矿机运工区,近两年分配来的青年大学生们如同熠熠生辉的新星,他们带着青春的梦想和无限的活力,投身于这片黑色的土地,在矿井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奋斗足迹,展现出强大的青春力量。
安全生产中的青春身影
初到煤矿,安全生产是青年大学生们接受的第一课。他们以旁观者难以想象的热情和认真态度迅速投入其中。在机运工区的日常巡检工作中,总能看到这些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手持检测工具,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线路。
张铮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刚分配到工区时,面对复杂的井下运输设备和电力系统,没有丝毫的退缩。他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学习,每次巡检时,眼睛都紧紧盯着设备的仪表盘、传动部件等关键部位。有一次,在巡检过程中,他发现一台皮带输送机的电机温度略微偏高。这一细微的异常如果被忽视,可能会引发设备故障,进而影响煤炭运输,甚至威胁到井下的安全生产。张铮立即向老师傅报告,并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仔细排查故障原因。原来是电机的冷却水流量过小,影响了散热效果。他们迅速检查水压、清理疏通冷却水管,电机温度很快恢复正常。这件小事让张铮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无小事,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关乎着整个矿区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些青年大学生们不仅在日常巡检中认真负责,还积极参与到安全制度的完善和安全培训工作中。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安全操作规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他们还主动承担起为新入职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的任务,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经验,提高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技术攻关中的智慧绽放
在煤矿技术领域,这些青年大学生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机运工区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而他们成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先锋力量。
屈云祥,毕业于电气专业,他对井下设备的运行原理有着深入的研究。在面对一台老旧的斗提机经常出现故障的问题时,他主动请缨参与技术攻关。他和团队成员们对斗提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从机械结构到电气控制系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经过数天的努力,他们发现提升机的制动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在频繁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动不及时的情况。屈云祥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套改进方案。他们对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同时引入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制动系统的实时监测。经过改造后的斗提机,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为矿井的正常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青年大学生们还积极关注行业的前沿技术,探索将新技术应用于煤矿生产的可能性。例如,在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浪潮下,他们积极参与到机运工区的智能化改造项目中。他们研究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优化设备的运行参数,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的故障预测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如井下复杂的环境对信号传输的干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接口不兼容等。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通过不断地查阅资料、进行试验,逐步攻克了这些难题。他们的努力使机运工区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创新创效中的无限活力
在创新创效方面,青年大学生们是矿井的一股新鲜血液。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为矿井带来了许多新的效益增长点。
王世欣,电气专业的优等生,他发现设备运转在电力消耗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他通过对工区各个设备的用电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和分析,发现部分设备在非生产时段仍然处于待机状态,消耗了大量的电能。于是,他提出了一套智能电力管理方案。该方案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的启停进行智能化管理。在非生产时段,自动关闭不必要的设备,减少电能浪费。经过实施,该方案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每年能为矿井节约大量的电费支出。
此外,青年大学生们还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他们针对井下作业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研发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工具和设备。例如,为了解决单人更换托辊费时费力问题,他们使用废旧封车器创新设计便捷式托辊更换装置,提高了维修效率。这些小发明、小创造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大作用,体现了青年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共度难关中的坚定信念
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然而,这些青年大学生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与企业坚定地站在一起,共度难关。
在成本控制方面,他们积极响应企业的号召,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颗螺丝钉。在工作中,他们尽可能地减少设备的损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降本增效项目中,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例如,在设备采购方面,他们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提出了一些性价比更高的设备选型方案,既满足了生产需求,又降低了采购成本。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青年大学生们深知矿井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中,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等措施,提高了煤炭的产量和质量。
鲍店煤矿机运工区的青年大学生们,以青春有梦为动力,以奋斗以成为信念,在安全生产、技术攻关、创新创效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青春力量。在煤炭行业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他们与矿井共度难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矿井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