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一座矿山,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走进她的图书馆。
在书的世界里,蕴藏着这座矿山的精气神,也为这里的人们带来思想启发和生活乐趣。明亮的窗户、整洁的书桌、浓浓的书香……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让人沉浸其中。
坐落于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鲍店煤矿的泰和书院,成立七年来,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职工家属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先后接待中央党校、中央团校、山东省国资委等各级领导调研以及行业内外的参观团体近300次。目前,全矿近千名职工家属成为泰和书院的正式会员,书院年教育人数达4万余人次。
精心营造书香氛围

走进泰和书院,大厅里的假山、鱼池充满诗情画意。再往里走,就看到壮观的“书墙”,一排排高大的书橱占了书院一面墙,瞬间把你带入书籍的世界。
借阅者井然有序地阅览报纸新闻、查阅资料、品读经典名著、抄写笔记。一杯茶、一本书、一支笔是众多借阅人的真实写照。
书院工作人员臧崇凯介绍,这里每天来看书的人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晚上闭馆。2024年新入职的员工孟庆菲说:“第一次来这里,就喜欢上这里,不但藏书丰富,阅读环境也是一流。
洗选发运中心职工何屈说:“读书累了,抬头就能看到窗外广场优美的风景,尤其是樱花盛开的季节,透过玻璃就能欣赏落英缤纷的美景。”
2018年6月19日,该矿通过修缮改造单身公寓闲置库房,建成启用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的泰和书院。该书院集职工阅览、借阅、书画、休闲为一体,藏有文史、技术、社科、健康等各类图书6万余册,可容纳上百人同时阅读学习。
该矿还深入基层区队调研,了解职工群众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及时更新职工喜爱的新书、好书,使“职工书屋”建设贴近职工、贴近读者、贴近实际,把“职工书屋”真正办成求知解惑的精神乐园。
泰和书院成为山东能源集团目前最大的职工图书馆,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职工书屋建设示范点”。
特色活动让书香弥漫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近日,在泰和书院举办的“和美书香 阅享鲍店”经典诵读分享会上,来自各基层单位工会主席、女工主任及诵读爱好者参加了分享会。
诵读者走上舞台,他们或声情并茂,或细腻柔美,或激情飞扬,或娓娓道来,以充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诠释了对读书的热情,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也是书院的重头戏。朗诵者们将深情寄予诗歌,以诵读表达情感,在人间夏至、岁月花开的时节,用诗词营造美好的遇见、触摸世界的温柔、邂逅温暖的感动。
“读书分享活动,我们定期都要举办;端午诗会,我们也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泰和书院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平台作用,引导职工养成崇尚读书、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升和美文化‘软实力’,打造‘书香鲍店’。”该矿党群工作部部长李伯振说。
搭建矿区文化阵地
泰和书院的落成,为这座本就蕴含深厚底蕴的矿井,增添了一缕雅致的书香灵气。

依托泰和书院平台,该矿先后成立了书画协会、文学协会、摄影协会、诵读协会、儒学爱好者协会等5个公益性群众组织作用。
各协会依托泰和书院为阵地,深入基层创作更多反映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艺术作品,搭建该矿培养人才、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文化人才成长的沃土。多年来,该矿先后走出诗人段晴、作家李舍、书法家陈彦丰、篆刻家刘国庆,还有曾经登上央视元宵晚会的相声演员“大喇叭”于明波等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
“一有空闲,我就会来到泰和书院,这里环境很好,非常适合创作。”邹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该矿职工刘国庆说,“有了泰和书院这个阵地,为矿区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
“朗诵爱好者培训班”“青年职工联谊会”“和美文化大讲堂”……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纷纷来到这里开展活动,为泰和书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让书香无处不在,让阅读落地生根。下一步,鲍店煤矿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丰富活跃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持续放大泰和书院品牌效应,致力打造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让书香弥漫在矿山的每一个角落,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